燕山动态

 

 
睁开眼睛读书 竖起脊梁立行
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   2013-01-04 10:05:58 作者:专题文章 来源: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文字大小:[][][]

 

睁开眼睛读书 竖起脊梁立行

 
——《人民论坛》杂志社专访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冯俊科
 

写好书、出好书,必须先读好书、做好人

  “睁开?劬Χ潦? 竖起脊梁立行”,这是我对今年北京百姓读书月活动的赠言,也是个人对读书、做人的感悟。

  我国是文明古国,各种史籍书卷浩如烟海。书籍是知识和思想凝聚与传播、历史和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。读书可以汲取知识,服务社会;可以陶冶情操,逸志怡情。书籍的内容,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的形成,甚至会对社会进程产生深远影响。这就要求书的内容要好,质量要高。要想有好书问世,首先必须有好的写书人、出书人。写书人、出书人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,必须是一个“睁开眼睛读书、竖起脊梁立行” 的人。不能让一些不认真读书的人、不懂得如何做人的人,经常不断地在写书、出书。因此,要写好书、出好书,必须先要读好书、做好人。

  孟德斯鸠说:喜爱读书,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。我喜欢读书,读书的范围也比较泛。1972年我参军到部队。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得到的“稿酬”就是一本书——《南京路上好八连》,讲述了身居大城市、特别是经历了战争年代的八连,在那样一个繁华世界中,怎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,做一个合格的军人。还有《雷锋日记》、《王杰日记》等好书,这些好的写书人、出书人,写出的好书可以说教育了一代代军人。我当时所在的部队驻在贵州六盘水,条件非常艰苦,过去有人说那里是“天无三日晴,地无三尺平,人无三文银”,但正是因为我们通过阅读一系列的好书,接受了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和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的精神教育,才使得我们身居苦中不知苦,面对艰苦不怕苦,永远有一种奋斗向上的精神。

  1977年初,我到北大哲学系上学,读到的书就更多了。北大有很多古今中外造诣很深的作者写出的很多精品。我系统学习了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》、《中国哲学史》、《西方哲学史》、《伦理学》等和许多先哲们的理论专著。现在回过头去看,我觉得对人生有意义的并不仅仅是一本书,而是要读很多健康的、向上的、理论水平较高的书。一个人思想认识的形成,是通过阅读很多本好书一点一滴地积淀而成的。有时候一本书中的某一段话,会使人终生难忘,会给人很深刻的启迪。比如,恩格斯在《自然辩证法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。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,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。”对照近年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和灾难进行反思,倍感先贤哲人思想的博大精深。

  但是,现在很多书人们读了之后并没有留下多大的印象,因为书中没有什么新东西,缺乏原创,内容多为抄抄写写、拼拼凑凑,这样既浪费了读者的时间,也浪费了我们的资源。过去曾流行一句话,叫“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”。可现在有些人把别人嚼过的馍包装起来,通过造势、炒作、变换花样,反复兜售给读者,结果倒了读者的胃口。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写的书、出的书有问题,做人也有问题。

读书风气不盛,责任不在读者

  我始终认为,读书、写书和出书是一个系统工程。如果说读书风气不盛,阅读率不高,责任不完全在读者。这既与当今时代信息传播媒介多样化,年轻读者阅读习惯数字化、多元化有关,也与图书精品力作少有很大的关系。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出版很多书,但是真正“叫得响、传得开、留得住”的好书却不太多。出版界存在一种浮躁、急功近利、不讲究质量的不良风气,一些写书和出书的人,其思想境界甚至远不如读书的人。他们把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,只讲金钱利益不讲道德良心,导致出现重复出版、跟风出版和粗制滥造等行业顽疾,影响了出版业的健康发展。

  比如,过去一本好书要写好几年,有的作者甚至把一辈子的时间都花在一本书上。现在,有的人一个月就能“写”好几本书。有的作者,在书还没有写好之前,就开始找人包装、造势;有的出版商,在书没有出版之前,即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宣传、炒作;有的发行商拿到书后,在营销手段上不惜本钱,一本内容平平的图书,通过策划包装竟能排在销售排行榜的前列。过分的包装、造势、宣传、炒作,误导了舆论、忽悠了读者,影响了好书出版,也影响了全民阅读风气的盛行。

  我认为,要为图书出版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素材,必须要抓好作品的原创环节,让优秀的基层作者能够有机会脱颖而出。一些出版社把制胜法宝都押在个别名作者、名作家身上,结果往往导致这些名家们疲于交差,远离生活,创作的作品不乏应付之作;与此同时,很多生活在基层、了解基层,熟悉生活、文化水平高、创作激情大的青年却苦于渠道不通、资金不够,没有机会出版对生活有真情实感、对社会有独到见解的原创作品。为此,2008年4月,我们开展了“青年写作爱好者作品征集出版活动”,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青年人的作品。开拓原创资源,推出出版新人。组织了20多位专家,对征集来的稿子完全隐去作者的个人信息,分组进行评审,目的就是给年轻作者提供一个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平台,营造有利于出精品、出人才、出效益的良好环境。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青年写作爱好者的积极性,发掘、扶植和造就一批青年写作出版新人,为繁荣首都出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生力量,激发创作出版活力,丰富首都出版源泉,推动首都图书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。至今共收到纸质来稿3000余部,网络来稿5500余部,已扶持出版优秀青年原创作品30余部。

  为深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,今年4月,北京市委宣传部、北京市直机关工委和我局联合举办了主题为“悦读好书 共享精品” ——市直机关“读书、荐书、评书”活动。市委书记刘淇专门对此项活动作出批示并带头推荐好书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副市长蔡赴朝,市委常委、秘书长、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李士祥等市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。这项在全市党政机关开展的读书活动,采取个人阅读、团队学习和相互交流等形式,提倡“每天读书一小时”、“每月阅读一本书”,组织“互荐一本书”、“共读一本书”、“共评一本书”等活动,以读书讲座、读书征文、内部论坛等方式,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率先作则、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,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,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、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社会打下良好基础。

  同时,我们还策划主办了“悦读好书,共享精品”大众有奖推荐图书活动启动,全市各界读者通过登录我局官方网站,在经济管理、人文社科、文学艺术、历史地理、生活、少儿等六大门类中推荐自己喜爱的图书。《北京日报》 对这个活动做的报道文章题目很有意思,“读者愿掏腰包却不愿投票”。因为同时有些媒体也组织了一些名人来评书荐书,而我们找的是一般读者,但是评选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。过去我们总是以发行量多少来衡量一本书好不好。这种观点不客观,也不全面。有些书通过炒作、包装,发行量虽然大,买的人虽然多,但买书人读了以后却大呼上当。读者是上帝,读者最有发言权。通过读者的读书、评书、荐书,我们获得了读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我们这次把全民阅读和精品出版有机结合起来,就是要发挥广大读者在精品出版中的话语权、主导权。我相信对出版单位出好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建设“益民书屋”,让出版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

  2005年,按照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蔡赴朝的指示精神,我们开展了读书益民工程建设。规划从2005年组织实施,五年内在全市建设1000所益民书屋。我们叫“益民书屋”,就是要让老百姓在读书中得到益处。我们的0001号益民书屋就建在奥运会五棵松篮球馆工地。从2007年至今,读书益民工程连续4年被列为北京市为民办实事项目。2008年,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工作会议召开,益民书屋建设全面提速,截至2009年11月,北京市已建成1947个益民书屋,配备图书341万余册,音像制品63万余盘,电视机、DVD机700余套。

  我认为,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,他们不仅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,也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实践者。坚持以人为本,就要尊重和发挥了人民群众在读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。我们不断完善益民书屋建设方式。2009年以来,按照“益民书屋怎么建、农民群众说了算”的全新建设思路,把政府用钱买书、给农民送书,同政府拿钱给农民发放购书券、让农民自己买书和专家帮助指导推荐结合起来,让农民自己选购爱看的书、用得上的书。如今,益民书屋80%的图书由农民参与选择。建设中,不仅选书要让农民群众说了算,在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中也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,以利益民书屋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,同时还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作者写书、出书。

  今年,在完成益民书屋在农村全覆盖的基础上,我们按照“益民书屋怎么管,长效机制是关键”和“益民书屋怎么用,全民阅读是示范”的工作思路,提高书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,努力把“读书益民”从阶段性工程转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,使之成为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友情链接:

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物数据中心

北京市新闻出版(版权)局

北京市文物局

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

北京新华书店

北京市文物公司

当当网

京东商城

燕山官方QQ群:124511834  地址: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3号5楼  邮编:100054  电话:010-65240430